拳拳学子心,深深母校情
发布时间: 2014-12-26 浏览次数: 1058
 
 

——记海水养殖59级校友重返母校

    校友是母校历史的见证者,是母校永远的牵挂和荣耀。忆往昔峥嵘岁月稠。怀着对母校的深情牵挂,对同窗相逢的期盼和喜悦,阔别母校50多年的老校友重返母校,共述情怀。
     10月18日,我校海水养殖专业1959级的两位老校友王永和、孙国芳回到阔别已久的母校。虽然已经离校50余载,岁月已斑白了双鬓,但两位老校友依然精神矍铄。他们带着对母校的无限眷念和美好憧憬,重返母校,共述情怀。
    孙国芳,男, 73岁,海水养殖专业1959级校友,曾任辽宁省锦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,锦州市校友会名誉会长。
    王永和,男, 78岁,海水养殖专业1959级校友,曾任辽宁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副所长。
昨天:追忆大学青春年华
    毕业时,恰同学少年;再聚首,已白发如霜。重新走进母校,两位老人感触良多,想起当年的大学生活,许多场景历历在目,真真切切。
    “现在的青年路就是我们当时学测量学的地方。”走在校园里,王永和的思绪被拉回到曾经的大学时光。王永和说,当时大家一边学习一边搞科研,虽然学的科目不少,但学习内容还算简单,那个年代教学条件比较简陋,做实验只能用显微镜,教室后面放着水族箱天天观察。 “那时咱们学校来了第一批越南留学生,作为班级里的学习委员,我担任起辅导他们学习的任务,现在想起来,一幕幕就在眼前。”提起曾经的学习生活,孙国芳眼里也闪耀着光彩,思绪也回到了当年的青春岁月。
    说起课余活动,王永和也回想起当年:“靠海是咱们学校的优势,当时不少课余活动都是水上运动。一到下午没课的时候,我们就喜欢去海上划船、游泳。”
孙国芳还告诉记者,他对大学食堂的记忆很深,“那时粮食比较紧缺,正好学校有实验船,每次出海回来都会带不少鱼给学生们改善伙食,一走进食堂里就是鱼的鲜味,这让其他学校的同学很是羡慕。”
今天:感叹校园翻天覆地变化
    回到母校,两位老校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校园,见证了母校的昨天和今天。他们对熟悉而又陌生的母校景色感慨不已。
    看到青年路旁正在打篮球的学生,孙国芳说:“我们那时候可没有这么好的条件,当时学校连操场都没有,我们下了课就到教学楼前简陋的篮球架下打会儿篮球。”看到崭新气派的教学大楼,王永和不仅感叹:“我们刚上大学的时候,学校里还没有柏油马路,建筑楼也只有三三两两的几栋,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啊。”孙国芳告诉记者,当时学校的名字还是大连水产专科学校,只有海水养殖、淡水养殖、海洋捕捞、水产加工、轮机管理、船机制造六个专业,学生总数也只有一千人左右,并且大多来自东北三省。而如今,母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,拥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上万名学生。母校这些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成就让他们感到由衷的自豪。
明天:感恩母校,祝福海大
    时间匆匆,带走了青春韶华,但却带不走老校友那颗滚烫的爱校之心。在这五十年里,他们默默关注母校的建设发展,用母校所学知识在自己热爱的事业和岗位上奋斗、奉献、付出,为社会作出贡献,为母校增添荣誉。
   “感谢学校对我们的培育之恩,感谢对我们这些老校友的关注和关怀,母校永远都是我们的家。”孙国芳老人动情的说。他还勉励在校学生一定要珍惜大学时代的宝贵时光,夯实基础知识,珍惜大学时代的友谊。王永和希望大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实践,增强动手操作能力,学以致用,毕业之后为母校增光添彩。  
    最后,两位老校友共同表达了对母校的祝福,祝愿大连海洋大学这艘巨轮乘风破浪,再创辉煌。

招生就业处  策划